发现不管是薛宝钗鼎冠优配,史湘云还是花袭人,都很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。
书中第三十一、三十二回中,袭人和湘云在一起编排黛玉不做针线活,小性子,又爱哭。过后薛宝钗又和袭人在背后议论湘云在家不自在,被婶婶刻薄对待。
宝钗道:“......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,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。他们家嫌费用大,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,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。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,他和我说话儿,见没人在跟前,他就说家里累的很。” “上次他就告诉我,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,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,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。”湘云在史家真的过得不好吗,真如宝钗所说,受尽婶婶的刻薄虐待?
真相如何,我们直接看看湘云的言行就很清楚了。
展开剩余86%先看一个例子:邢岫烟投靠邢夫人,暂住在迎春处,因为家穷受尽下人欺负,她逼不得已只好典当了冬衣换取一点钱银去打点下人。
薛宝钗知道后只说让人帮她取回衣服,那原本就是薛家的当铺。但史湘云听了以后很生气,她立刻就要去找迎春问罪,并要骂那些下人婆子。
湘云此举却是为何?因为她在史家从来没有被下人欺负过。史家的下人们被管理的很好,所以她听到作为主子的邢岫烟居然被下人欺负,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岂有此理,我去骂死她们。
也就湘云敢说这样的话了,换做贾府的三春可无人敢说,否则那些下人婆子也不敢在迎春眼皮底下如此行事。就算是探春也不敢如此直接的说话,而被湘云说成“小性子”的黛玉更不敢去骂下人,黛玉的日子可是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”,哪里能像湘云这样想说啥就说啥。
再看,薛宝琴刚进贾府的时候,不知道贾府人员复杂。史湘云马上告诉她:
到了太太屋里,若太太在屋里,只管和太太说笑,多坐一回无妨,若太太不在屋里,你别进去,那屋里人多心坏,都是要害咱们的。湘云这话啥意思,就字面的意思,说赵姨娘会害人要远离她。
从这个事件便可知,湘云在史家从来没有遇到过妾室姨娘暗戳戳戕害小辈之事。史家是世家大族,不可能没有小妾姨娘,但湘云在自己家没有被叔叔的小妾欺负过。所以她看到王夫人房里的乱象,马上就大喇喇说出来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。
正常经历过这些情况的人,多半都是选择闭口不言的,能像湘云一样没眼见力只能证明她的日子过得太好太舒畅。
还有绛纹石的戒指,史湘云随手就能拿出十几个送人,同等身份的亲戚姐妹们有,贾府的丫头们也少不了。她想送谁就能做主送给谁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史家会帮史湘云准备一些小礼物供她社交使用。或许这戒指不算贵重之物,但至少体现了她婶婶对她交友礼节的用心。
这事换作王夫人,能做得比她更好吗?三春在府里的日子和自由可远比不上湘云惬意。
再如鼎冠优配,南安太妃到府里相看贾府的姑娘,她一见到湘云就和湘云开玩笑。
其中湘云最熟,南安太妃因笑道:“你在这里,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,还只等请去。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。”南安太妃居然和湘云这么熟,这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连贾母都望尘莫及。这说明史家非常注重湘云的社交质量,他们努力的帮她拓展社交,结识的都是向上的贵族交际圈。
试问在场的姑娘,宝钗、黛玉、三春,有哪一个曾经见过南安太妃呢?只有湘云不但见过,还非常的熟,可以像朋友一样开玩笑。
再看史湘云出门穿的衣服,湘云说:
“都是二婶婶叫穿的,谁愿意穿这些。”湘云的口气有点抱怨,但这却是她婶婶的一片好意。这说明湘云出门的衣裳、伺候的丫鬟,出门的车辆都是她婶婶亲自操持的。虽然穿得有点多了,但至少也体现出史家婶婶关心湘云。
若不关心,你爱穿多少穿多少,冷到了是你自己的事。
就像邢夫人对贾琮:
“哪里找活猴儿去!你那奶妈子死绝了,也不收拾收拾你,弄的黑眉乌嘴的,那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!”孩子穿得不好,那是奶妈子不好,是下人不精心,这是推脱。而史家婶婶的做法:出门在外,衣服宁可多穿不能少带,这才是真正的关心。
还有,史湘云年纪比宝玉黛玉都小,但史家早已为她找好婆家,判词里说她“厮配得才貌仙郎”。
说明史家对湘云的终身大事很用心,替她找的夫君,人品才貌都不错。湘云婚后,有过很幸福的时光。
薛宝钗听风就是雨,说史湘云在家一点儿做不得主。但是史湘云对跟着的下人们说,你们不必跟着,下人们就不敢跟着,这是做不得主吗?
史湘云和黛玉中秋夜联诗,她说,这个时候她在家里就会坐游船来玩。深更半夜,劳师动众的,想坐船就能坐船,这等待遇谁有?
放到贾府,不管是三春姐妹,还是宝玉黛玉,没有一个人有这等自由。就算贾母可以这样做,估计背后都有人偷偷骂她折腾人不积德。
再者,湘云的才华和黛玉不相上下,黛玉的启蒙老师可是进士出身,而湘云的才学也不输黛玉。如果史家的叔叔婶婶不好好培养她,她能有那样的学识?
其实史湘云的性格,也很能说明情况,心直口快的孩子都是被护着的家庭出来的,而苟待的家庭只会养出来一个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孩子。
薛宝钗自己没了父亲,每天要到贾府打卡报到,就猜测湘云父母双亡,加上还要做许多女工,岂不是更惨?
所以宝钗结合自身的境遇做出了这样一个片面的结论:史家婶婶苛待湘云,湘云在家中做不得主,日子过得凄惨又可怜。
这根本就是宝钗跟着风言风语的瞎猜。她在袭人面前还一本正经的当成真事来说,这不是纯纯的造谣史家吗?
不过,湘云抱怨在家做针线活累是真,她婶婶不让她替人做针线活也是真。
但这事不怪她婶婶,换作你是她婶婶,估计你也不让。
因为那些活并不是史家的活,也不是史湘云自己的活,她是被人当丫环使了!
史湘云替花袭人做的针线活,明写的有:十根蝴蝶结子、扇套。
花袭人眼下又打算把鞋垫子也交给史湘云做。
史湘云自己也说过:论理,你的东西也不知烦我做了多少了。等我到贾家再帮你做针线。
所以,花袭人交给史湘云做的针线活,书中没有写的大家看不到的,不知道还有多少呢。
多到史湘云在史家做到半夜还做不完,多到贾家做客还得继续做。
你说史湘云能不累吗,肯定比老妈子还累了。
花袭人仗着曾经伺候过湘云的情分,一直暗中使唤史湘云帮她干活。
史湘云一个侯门千金,就这么被一个大丫头免费使唤。别说史家婶婶受不了,换谁也受不了吧。要是史湘云的亲妈还在,估计都得狠狠教她一顿,让她学聪明点。
婶婶顾及湘云的情绪,还不敢多说,说重了就真的是虐待侄女的罪名了。
如果史湘云是打算自己做点针线,每逢年节或者生日之时送给贾母、王夫人或者贾府的姐妹,她婶娘肯定不会管,哪怕亲手做一件送给宝玉都行。
但是史湘云给袭人一个丫头做针线这叫什么事?侯府千金放着家里的正经针线活不做,巴巴的给一个贾家少爷的丫头打工?这要传出去整个史家的脸都丢到泥地里去了。
所以不是史家苛待湘云,是湘云自己不懂事,被人当猴耍。
发布于:广东省鑫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