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匡贤明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毅鸣天汇
当前,国际贸易更加注重“产业内贸易”,分工基础从整条产业链转向价值链细分环节,不同经济体更多专注于产业链中的特定功能模块。由此带来了中间品贸易的加快发展。然而,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单边主义,严重冲击了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,不仅加大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压力,而且加大了世界经济碎片化的挑战。维护、稳定并不断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,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大任务。
在这个背景下,以“链接世界、共创未来”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,有两组数字释放出十分鲜明的信息。一是本届链博会中,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5%,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。二是“链博首发站”新品发布专区约有100多项首发、首展、首秀,较上届链博会增加约10%。这充分说明,对于企业来说,中国仍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可缺失的一个节点,是新品首发的重要首选地;要与中国市场脱钩断链,其代价不是企业所能承担的,即使是英伟达也是如此。
作为14亿人的经济体毅鸣天汇,我国不仅有着全球最大的市场,而且有着全球不可或缺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。一方面,和美国对比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%左右,但是从实际购买力来看,我国的社零则是美国的1.6倍;一方面,2023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25.53万亿元,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.1%。我国中间品占全球中间品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8.8%提升至2023年的12%。由此,14亿人的市场不仅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,而且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节点。
全球经济发展的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,风险挑战加大。稳定全球以及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网络,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需求,也是助力全球经济发展确定性的现实需求。由此,充分发挥14亿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吸引更多类似英伟达的企业融入中国产供链网络,让更多企业对某些政客抛出的所谓“去中国化”的策略更加警惕,十分重要。
在具体举措上,我们的重心是按中央的要求“做好自己的事”,仍是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,仍是继续办好包括链博会在内的高水平的展会。
第一,以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为重点,增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。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指出,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,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,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。在单边免签的基础上,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,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。
第二,以中间品市场为重点深化高水平开放。在世界经贸格局中,中间品是链接全球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纽带;中间品贸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、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韧性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以中间品市场为重点深化高水平开放,是增强产供链网络韧性的关键之举。
第三,适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布局,自主实施某些特定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。例如,深化与海合会成员在能源等领域的经贸合作,构建稳定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网络。深化中拉在农业与矿产项下的经贸合作,助力中拉“发展工程”建设。
第四,以RCEP为重点区域深化高水平开放。RCEP通过全覆盖的原产地累积规则,显著推动了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与多元化布局。2014年至2023年的10年里,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规模从2.6万亿美元增长至3.6万亿美元,涨幅达到38.63%。其中,我国对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规模从7850.52亿美元增长至11766.75亿美元,涨幅达到49.88%。以高水平开放做好RCEP这篇大文章毅鸣天汇,还有相当大的空间。推动RCEP从最大自贸区走向高水平自贸区,释放RCEP的巨大红利,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网络。
鑫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